小引
记得高中时,在试卷里看到一篇文章,题曰《一个王朝的背影》。因为分外感兴趣,在那个还不太会使用 Word 的年纪,去学校对面的打印室,将这篇文章从网上 copy 打印了下来。
若干年后,当我再次找寻刊载着它的书籍时,却发现,它的名字变成了《山庄背影》,书也从《山居笔记》变成了《山河之书》。而遭到同样待遇的,还有《苏东坡突围》变成了《黄州突围》。
书的名,被加上了些许官僚气息,而文章,亦是生生地少了许多意思。
还君明珠双泪垂
余秋雨先生在文章开篇言:
我们这些人,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。记得很小的时候,历史老师讲到“扬州十日”、“嘉定三屠”时,眼含泪花,这是清代的开始;而讲到“火烧圆明园”、“戊戌变法”时又有泪花了,这是清代的尾声。年迈的老师一哭,孩子们也跟着哭。清代历史,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。从小种下的怨恨,很难化解得开。
作为一个小高考历史闭着眼都能考 A 的人,对于历史的情感自然不言而喻,毕竟我都能直接将「玄武门之变」OS 出一篇作文🙂。早读课读清代的历史时,声音总会不由自主地哽咽,尤其是我所不喜欢的近代史,只是因为,那是「泱泱大国」最窘迫的黑暗时光。
更何况,我们这一代人,所痴迷的宫廷剧,多为清代背景,从远的《太祖秘史》、《孝庄秘史》、《康熙王朝》、《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》、《金枝欲孽》,《还珠格格》也勉强算,到近的《宫锁心玉》、《步步惊心》、《甄嬛传》、《美人无泪》等,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妃子,清圣祖皇太极及其妃子(孝庄、海兰珠等)及摄政王多尔衮,顺治爷及其妃子(董鄂妃等),康熙爷及其皇祖母及其妃子及其儿女,雍正爷及其妃子及其兄弟阋墙,乾隆爷及其妃子及其宠臣,嘉庆帝及其妃子及其事变,道光帝及其妃子及其鸦片……光绪及宣统帝的后宫显然没什么好说的了,毕竟一个想爱而不可得(珍妃投井),一个在法庭上被判离了婚(文绣离婚)。
放眼望去,我国的导演们竟将清代拍了个遍,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将其看了个遍,毕竟都有一颗想穿越做格格的少女心。
而在这一部又一部的电视剧里,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。毕竟有不少的故事或自围猎而来,或为消暑所变。
恨不相逢未败时
过去的电视剧也许是想借古喻今,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就是很好的例子,倒也恰到好处。只是现在有深刻内涵的电视剧实在是少了,也许大环境就是这样,无论哪个圈儿,都愈加浮躁。当然,也是我们自身肤浅,毕竟论颜值,赏心悦目谁不喜欢。
只是,我们这一代人,确然没有余秋雨先生所说的「好像汉族理所当然是中国的主宰,你满族为什么要来抢夺呢?抢夺去了能够弄好倒也罢了,偏偏越弄越糟,最后几乎让外国人给瓜分了。」
余秋雨先生的好文采,作为后生着实钦佩,但作为在江苏小城长大,从小没见过外族人、外国人的人,潜意识里并没有什么民族种族之分,但是在高考的时候,的确很羡慕少数民族的同胞,毕竟江苏的高考那么难,还不加分。
所以喜欢秋雨先生行文之字之法,却不喜欢这以偏概全。毕竟,从古至今,哪一个时代哪一个企业哪一个家庭哪一个人没有过疲惫的时刻,而一切只不过都是因果,闭关锁国原不在清,文字狱亦不在清,而论屠城,哪个时代的开始不是血肉的叠起?
只不过到清这一代,大的环境——世界变了。
一切不过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。
心情所到,随便写写之作。